卷宗Wallpaper* 2023年12月刊
空港云·成都市双流区空港商务区展示中心的空中展示平台
图片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勇工作室提供
位于四川成都天府广场的四川大剧院是栋颇有意思的建筑。它的前身锦城艺术宫于1987年建成投入使用,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剧场之一,但随着市民需求的变化以及“汶川大地震”给主体结构造成的损伤与安全隐患,便有了如今位于其北侧的四川大剧院。2019年,以“蜀风雅韵”为整体设计风格、以汉代大型宫殿建筑为灵感的四川大剧院落成,与此同时,锦城艺术宫完成谢幕演出,而后被关闭拆除。
时至今日,四川大剧院的主持建筑师郑勇在谈起这两座建筑的交替时,仍旧感慨良多:“从接触到建设完成,四川大剧院这个项目我做了十年。尽管中间有一些波折,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这栋建筑对我本人来说意义还是很特别的。”上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南院”)的总建筑师郑国英主持修建位于成都天府广场东侧的锦城艺术宫。他是建筑设计与工程方面的专家,也是书画艺术的爱好者与研究者,下班后常常把时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江碧波为锦城艺术宫创作的“华夏蹈迹”金丝壁画的手稿复印件带回家细细欣赏。郑勇是郑国英的儿子,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设计锦城艺术宫时我还在上中学,那时候老爷子回家后经常会和我讲起这个项目,尤其是江碧波老师的那几幅壁画。我记得当时他还问我觉得‘这画怎么样’,我说‘不怎么样’;他觉得我的认识水平太低了,然后解释那几幅画为什么好。”
30多年后,现年55岁的郑勇承继父业同样是西南院总建筑师,同时还是西南院第一个名人工作室郑勇建筑设计工作室的主持建筑师,以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他的坚持下,原本贴于进程艺术宫外墙的17幅红色花岗岩金箔壁画中的五幅被迁移至四川大剧院入口大厅中的几个重要节点,以一种温情的方式做到了两代建筑间的有机传承与交替。
尽管祖籍宁波,但郑勇在成都出生和长大。他喜欢老城区的放松与烟火气,在作为建筑师在从业30余年的时间里,致力于将当地传统民居的风貌特色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在他看来,建筑从来不是冷冰冰的,而是与当地人衣食住行、一餐一食以及周遭的袅袅炊烟紧密相关。2015年到2018年,三年的时间里,郑勇及团队从成都周边的安仁古镇、佛宝古镇、阆中古城一路抵达了云南的彝族村落城子村,而后将实地测绘得来的收获与建筑团队建设的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现代建筑项目融合,完成了《川味建筑》一书。书中写道:“川味,外界以为是辣,但是川味是酸甜麻辣鲜香咸融合下的丰富味觉。四川传统建筑也是如此,丰富的地貌特征、浓厚的文化积淀、各民族的多味融合使得四川传统建筑形式多样,趣味盎然,同时,这种建筑也成为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和表达。”
“崔恺院士为这本书作了序,他认为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建筑是能够反映当地人的生活场景的。他的这个观点对我影响很大。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些设计,你乍一看可能不会觉得很“四川”,但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四川的生活场景。”谈到“川味建筑”,郑勇如是说道。
郑勇建筑工作室设计的日赛谷丽思卡尔顿酒店在今年夏天投入了使用,80余幢奢华别墅星布在毗邻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的高山上,就像是在海拔2300米的地方自然生长出来的民居聚落,在藏族村寨、广阔绿地以及高耸雪山的秀丽风光之间尽显“川味”聚落“天人合一”的精髓。西昌的邛泸景区游客中心,看似在建筑上没有使用太多民族的传统符号,但是坡屋顶的设计其实就是本地传统民居的一种体现。西昌彝族地区的传统建筑‘土掌房’大多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家家户户上下相通并且左右相连,每到秋收季节,村民们会在屋顶晾晒粮食,而坡屋顶设计正是将所有屋顶与景观植被、休憩活动等空间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一个串联的公共空间。就连在高达489米的中海成都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中,郑勇也没有放弃对传统地域特色的喜爱与发扬。他为这座单一办公功能的摩天高楼中设计了一个叫做“蜀道难”的观光城,乘客可跟随位置的升高而在建筑中欣赏蜀道风光;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庭院元素也被融入了这座计划于2027年初落成的“西南第一高楼”。“我们也很期待这栋楼的建成,这是我们第一次做这么高的建筑,是一次挑战。”
如今,郑勇一家三代都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建筑世家”,但他却自言少年时期最想学的专业不是建筑,而是中医。“我高中时特别喜欢古文,觉得去学中医就能去把《本草纲目》之类的书背下来。”郑勇告诉我们,少年时期的他最喜欢做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古文,另一个是画画。”他说,自己小时候常常临摹《三国》里面的关羽、张飞等人物。在父母的建议下,郑勇最终去华中科技大学就读建筑学系,毕业后经分配进入“西南院”成为一名建筑师。“中医没有学成,但是画画的习惯倒是保留到了现在。”
在近日于成都开幕的全国第六届建筑师画展上,他的两幅钢笔画作品参展其中,画面出现的是两位藏族女孩。他继续告诉我们:“如果画人物的话,我画西藏的老人和小孩是最多的。我总觉得西藏老人的沧桑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有一种宗教的神秘,他们的眼神里有特别的信仰。”
或许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郑勇建筑工作室在成立承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四川大学喜马拉雅文化宗教博物馆。这是一个和藏地宗教文化很有关联的建筑,郑勇将传统的院落与藏传佛教精神以及自然景观融合到了一起。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他也开始爱上唐卡、研究唐卡、收藏唐卡。
“其实,我最早的时候倒不是特别喜欢唐卡,因为觉得它有点儿像传统的工笔画,而我那时候比较喜欢写意的作品,直到大约10年前我去了一个收藏了很多古代唐卡作品的朋友家里。这可能就是一种缘分吧,我在看到他家楼梯墙上挂着的那幅唐卡的那一瞬间,就喜欢上了。”郑勇说,大概2012到2013年,他有大概两三年是对唐卡非常疯狂的。他前往藏地的寺庙,或在周末的时候到成都的藏民聚集区寻找老的唐卡,而每次到北京,但凡有一点时间空闲,他就会去雍和宫,因为那里面收藏着大量的唐卡作品。
“是这样,我觉得藏地是一个你越是了解它,越是会钦佩它的文化魅力的地方。它的建筑,器物、文字都有着非常独特的。我一直有学藏文的愿望,因为藏文写好了真的非常美,我有几张唐卡的背后就写有藏文,我还特意请朋友翻译给我听是什么意思。”由于对唐卡的共同喜爱,郑勇结识了不少同好好友。“我从四川大学的藏族教授那里得知,唐卡的噶玛噶孜画派其实吸收了一些汉传画的特征,只不过它这种吸收的过程很慢,通过缓慢的文化积淀把别人的文化和自有的文化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对于画唐卡的人来说,画画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他很享受这个过程。我觉得我们当今的快节奏社会真的应该向他们学习。”
谈到如今城市建筑中“千城一面”的高楼现象,郑勇说信息的快速更新与交流让所有的建筑从业者不可避免地互相学习,然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走向了相似之处,而建筑从业者可以做的,是想办法保留原本的地域建筑特点。“也许我们可以向藏文化学习,稍微把脚步放慢一点,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把它和自己的东西结合到一起。”他继续说道。
在建筑师郑勇看来,无论是从生活的便捷度,还是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方面来说,我国乡村的发展还是与城市有很大差距,因此很希望参与到乡村项目的建设中。“我近两年总是在说这么一件事,也和成都的相关领导多次谈到这个愿望,那就是——我特别希望在农村里面用老房子改建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合适的老房子改建,那就做一个造价低、规模小,但是和周围环境融合得很好,对村民有帮助的建筑。它不要求很高的建造手法,当地村民就能把它建好;它可能很粗糙,但是代表了当地的氛围。”尽管已经将建筑项目拓展到了全国乃至世界,但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仍旧是郑勇最了解的。而所谓“川味建筑”,正是将现代的设计手法和建造工艺与最接近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折衷结合,以感官味道唤起人们的回忆与情感。
Comments